jswd
山东茂隆新材料 2021-03-13 3345
一、设计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产品质量更加重视。建筑设计单位通过实施“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了其作业产品——设计施工图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控制过程中的改进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它只是产品实现过程中众多制度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它必须和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其它管理体系紧密融合起来,才能使其随着产品实现的过程体现效益与效能。其次,任何质量管理人员都应非常熟悉所涉及的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它的作业程序,这样才能合理操作已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作业人员感觉到它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性。第三,许多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庞大而繁杂,对于实际作业人员有大量所谓受控记录作业要求填写。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对作业人员形成了有形而无效的工作任务,导致作业人员产生“逆反”心理。通过仔细地分析,完全可以将复杂的程序简化。只有简单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真正体现“全员参与”的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暴露问题,进行体系的自我完善与持续改进。
无论从建筑设计、岩土工程勘察,还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主流程上看,每种作业都有大量更细的环节,涉及到各专业各方面的技术作业人员。如果每个环节都要求进行受控记录作业,将必然对作业的技术人员形成巨大且无效的工作负担。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就会发现在许多环节上国家法规、行业的规范和规定、单位制度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规则,有些是强制性规定条文,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有些是技术上暂时无法解决或需要双方有关技术人员在一定限制条件范围内协商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前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作业过程进行以下的控制:①判断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是否合理、有效地应用了国家法规、行业的规范和规定及单位的有关制度来保障作业产品的质量;②判断作业人员在顾客方所提供的条件及要求下,是否在作业过程中有能力保质保量,按时满足顾客对作业产品的需求。在这个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作业产品实现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进行仔细分析,从繁杂的作业环节中合理地提出对作业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控制环节,建立了质量强制控制检查点。
以“方案会审”控制点上相应的受控记录表《方案设计会审表》。当作业的技术人员提出初步方案后,将要强制进行方案会审。会审表中对其所应评审的人员资格、评审内容、评审结果及改进的要求都有一个较详细的强制记录。这个环节中的作业过程不仅体现了质量体系对产品质量保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作业中的技术人员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不足之处、阻止不合理的技术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强制保障。以降低返工率来换取明显的经济效益,使作业的技术人员充分受益于质量管理体系在作业产品控制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另外,每种作业产品实现过程对于每个作业的技术人员而言,不仅有实际的受控记录,而且每个强制受控记录都对他的作业产品是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明显的效益,对于阻止作业工作中出现的疏漏有显著的防范效果。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思想就在作业过程中贯彻实现了。
(二)质量管理体系在作业质量评价中的改进
如何有效、合理的对作业产品过程进行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改进的重要条件。对建筑设计而言,经过各级技
沥青麻丝是选有上等的麻丝,浸泡在有本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的一款具有防腐性沥青为主要材料的添加剂里面的一款产品。麻丝具有质地轻、强力大、防虫防霉、静电少、织物不易污染等特点。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本产品主要用在伸缩缝、沉降缝等填缝材料。本产品施工非常方便,替代了原有的麻烦施工方法。我们一般是桶装的,只需要采购后,取出来就可以使用。
术人员的逐层审核后所实现的产品应该是百分之百合格产品,任何的不合格产品都无可避免的造成较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对于工程图纸这样一种技术含量较高,而又涉及到多种不同专业,且不允许出现不合格产品的作业过程,如何对其产品实现过程建立一个客观、适用、合理、可操作的量化的质量评价方法,正是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设计单位以客户满意程度或图面误漏概率等几个指标来衡量其设计图纸的质量优劣,而实际上这样的标准很难体现这种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实际作业中的质量状况。对此,笔者建议采用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其作业产品的质量状况。这种方法主要包含四个过程:①各专业及项目组自我质量评价过程;②院总工程师及各专业总工程师对单项工程进行各专业及总体质量评价过程;③客户对其作业产品质量的评价;④内审对其作业项目质量的评价过程。
应建立相应的《单个项目整体/专业设计质量评定表》。表中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由项目负责人会同项目组各专业人员对所承担的项目进行分专业自我评价。
第二部分:各专业总工(审定审核人)对其作业产品做出分专业质量评价。
第三部分:院总工及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在会同各项目组对其质量自评及各专业总工对其质量的评价基础上,对这个项目总体的质量进行评定。
二、打破专业技术之间的藩篱
专业樊篱存在的现状影响着设计图纸的质量。划分过细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缺少与工程有关的知识和知识相互之间的渗透。建筑技术需要具备“准确地认识和决策”的“通识能力”的人才。专业樊篱的存在是历史造成的,打通专业樊篱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同一领域中专业划分过细之后,逐渐形成专业的樊篱,造成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到施工和材料各专业形成了“指令”的阶梯,这个“指令”就是你“要配我”,“满足我的要求”。各专业之间没有相互沟通,没有相互了解,没有相互交流,缺少相互支持与合作。长期以来,建筑设计着重点是满足功能和视觉的要求;结构设计要按照建筑设计着重从强度上保证安全性;施工则保证设计的实现;对材料的要求,由施工者说了算。各行其是,一级管一级。如在钢筋或预应力混凝土中使用氯化钙做早强剂等。这些都是因为设计和施工人员只认强度而不了解材料其他物理、化学性质所致。而对于“用膨胀剂防裂为什么有时反而裂得更厉害?”“掺用合成纤维就能防裂吗?”这样一些问题,则恐怕连材料工程师也不能正确地解答。
具有丰富的跨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历史上有,现实也存在,这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古埃及第一个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30年,由当时第三王朝大臣英霍泰普(Inhotap)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他同时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罗马时期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者希腊人恩塞缪斯(Anthemius) 是当时(公元537年)最伟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同时还是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成为巴黎象征的艾菲尔铁塔(1889年),其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主持人,是承担过20年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法国工程师艾菲尔(G.Eiffel)。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就有不少人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或建筑学专业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的。现在建筑材料方向培养的研究生也有其他专业的生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扰动已有的专业樊篱。但是从实际工程来说,建筑工程本来就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都不能缺少。打通专业樊篱,各专业都应当主动,主动向相邻专业请教、学习,主动配合,知己知彼。有条件时,主动造就自己成为以我为主,通晓全工程知识的人才。
三、重视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社会继续教育
曾任教育部长的何东昌说过:人一生只有20%的知识是在学校取得的。由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习,在口头上无人反对,但是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对自己不理解或不熟悉的事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拒,而且,在当前商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往往也造成企业和个人的短期行为。事实证明,由那些短期行为所取得的效果常常不能补偿它所带来的长期的损失。
我国自实行了注册工程师(建筑、结构、监理等)资格考试制度,最近将举办注册建造师认证考试,这对促进技术人员的继续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考前辅导是进行继续教育的好机会,希望注意不要把这宝贵的学习时间用来进行“应试教育”。有远见的企业家应当把人力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爱护和鼓励那些暂时不够应试资格的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为他们创造条件。
四、培养从业人员正确的思维观念
正确的技术决策取决于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取决于正确的思维方法。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才能正确地认识并运用客观规律。现在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公开发表的论文真有铺天盖地之势;专家也多得很。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知识和实践范围、环境、条件和历史,对某一件事物或问题,有的有共识,有的却会见仁见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可能从不同来源的信息得到互相矛盾的结论,而无所适从;如果看书、听讲时自己提不出问题,则就不能算作学习。带着问题学,学了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学好,否则就是人云亦云的盲从。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就是哲学。运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存在的不一定都合理,外国的不一定都先进,专家权威不一定都正确。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新版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案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申立银等主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Demand feedback